top of page

創造自己的舒適圈

文/黃聖然 諮商心理師

談到舒適圈一定有人看過討論,面對舒適圈到底要離開還是留下?離開舒適圈是好的,接受新刺激才不會被社會淘汰,可以持續增進自己;留在舒適圈也不錯,穩定的生活我很喜歡,並不會覺得枯燥。

其實面對舒適圈並非選擇離開或留下,而是找到自己舒適的一個過程。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適圈。


舒適圈是什麼

舒適圈最常見的說法是:一個人在熟悉的環境,做熟悉的事物,對周遭一切都感到放心自在,在這個環境中達到心理狀態的穩定。而當我們做出了一些超出這個環境熟悉的行為時,面對不熟悉的情況及未知的挑戰和變化,就會感到焦慮不安,甚至害怕。所以大多時候我們其實會選擇待在舒適圈裡,因為舒適圈讓我們過得安逸,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,穩定過日子,而不會感到不舒服。


但穩定的生活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做到,需經過一些努力才有機會達成,因此選擇待在舒適圈的人有他的價值,對他們來說,這樣的舒適圈是自己努力創造而成。

不再合適的舒適圈

舒適圈中的生活就像一條筆直的線,幾乎沒有阻礙,缺乏變化,導致生活無意義、沒有目標,因舒適圈讓我們對於新刺激的接觸變少,重複的生活感到枯燥乏味。當你意識到自己生活穩定卻毫無動力時,便可能是你已經習慣目前的舒適圈,現在穩定的節奏對你來說已經沒有挑戰;你可能會想要嘗試些新的事情,來告訴自己我可以做更多,以行動來證明自己還有更多的可能性。


倘若我們已經滿足於目前自我的狀態,那倒也不必特別去創造什麼舒適圈,但今天那些還想要尋找自己其他可能性的人,會意識到原本的生活狀態已經不夠,因此會想要做些不一樣的刺激來滿足自己,這時候就不再是待在舒適圈裡面了,而是慢慢地創造新的舒適圈。然而,長期的穩定與安逸,使我們會開始害怕離開舒適圈帶來的種種改變與挑戰,從而漸漸地失去改變的勇氣與決心。有多少次腦中閃過想改變的想法,卻因考慮太多而不敢行動;有多少次想爭取回應的機會,卻因害怕自己的理念被駁回,而選擇沉默。這些錯過與不甘心,使我們在舒適圈感到矛盾。

享受創造舒適圈的過程

創造舒適圈的過程,就像是走兩步退一步,你可以決定要不要繼續往前,重要的是過程中的感受與經驗,每一個舒適圈都是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。


當你滿足於舒適圈時,你可以選擇停下,當你覺得似乎有些需求或狀態以當前階段無法滿足時,也可以選擇離開,每個選擇都是在創造屬於自己的舒適圈,沒有一個舒適圈適合所有人,也沒有舒適圈永遠不變,這是一個持續創造與感受的過程,以下有些方法可以協助你去感受與創造屬於你的舒適圈:

1. 感受目前生活狀態,掌握生活節奏

        創造舒適圈首先是要知道,面對目前生活你感受到的是什麼,而當你漸漸擁有舒適圈的過程時,你是不是舒服的,能否感受到自己安於現狀,如果能夠漸漸掌握生活節奏,就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舒適圈。

2. 面對事情準備充足,減少對未來的不確定

        當你要創造舒適圈時,你必然會面對一些挑戰,而這些挑戰可能是你接觸過不熟悉或根本沒經驗,因此你要做的是針對這些事情做足功課,可以查詢相關資訊,先一步知道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什麼,當你有所準備時,將會減少面對未知不可控因素的焦慮,提升對事情的掌控感。當然,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,我們總是會感到焦慮。

3.慢慢累積嘗試經驗,從小改變開始 

        任何微小的經驗都是重要的,在創造舒適圈的過程中也是,當你做不熟悉事情之前,你可以一步步從小地方開始嘗試,就像是剛學會走路的嬰兒,不需要會跑跳,而是慢慢起步,攝取基礎的經驗,漸漸適應,透過累積學習,便能熟悉生活節奏,創造適合的舒適圈。

​        創造舒適圈的過程中,你將會逐漸增加對自己的覺察與瞭解,知道自己適合什麼,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,而挫折與失敗是極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,遇到挫折可能代表你也發現自己某些不適合的狀態,也同時代表你離成功更進一步,邁向適合的舒適圈。

文章3: About
bottom of page